
嘉宾简介:周家海,iMe娱乐集团创始人兼CEO,拥有25年娱乐行业从业经验。iMe娱乐是一家以文化艺术交流、演出经纪为主营业务的集团公司,由马来西亚华人周家海先生于2006年创立,是中国三大中型演出机构之一。
作为亚太地区演唱会行业的领军企业,iMe Entertainment专注于服务优秀艺人及演出团体进行现场演出,以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为己任,致力于推动全球音乐营销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完善泛娱乐生态布局。经过12年的稳健发展,iMe Entertainment已成功举办超过500场大中型演唱会,在国内外1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业务覆盖亚太地区50多个主要城市,是亚洲同行业中业务覆盖范围最广、成功案例最多的公司之一,也是亚洲唯一一家可以举办全区域巡演的演出公司。
以下为iMe娱乐集团创始人兼CEO周家海先生在小鹿角中国音乐金融博览会上的演讲摘要:
大家好,我是iMe CEO周家海,我今天的演讲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简单介绍一下iMe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我们在做什么;第二部分是分享一下我个人对目前中国演出市场的一些看法。
我今年入行25年了,iMe是一家传统老牌的演出公司,我是马来西亚人,2004年就来到中国,在中国创办了iMe娱乐。那为什么刚才介绍的时候说“创业12年”呢?其实就是说我在中国的12年。iMe目前在亚洲有11个分公司,除了中国北京总部,我们在台湾、香港、菲律宾、雅加达、曼谷、马来西亚、新加坡、澳大利亚、韩国、日本、越南都有11个分公司。iMe现在的量应该是一年170场中大型演唱会,而且这是针对整个亚太地区的,不只是中国。
iMe 过去五年主要精力都集中在韩国,包括为 Bigbang 和 BTS 制作演唱会。亚太所有国家都有我们的参与。不过在中国,自从去年韩国音乐被禁之后,我们在中国的演唱会数量急剧下降,但在海外其他国家,我们的演唱会数量反而增加了。去年 170 多场演出中,只有不到 10 场是在中国,其他 160 多场是在海外。
我认为对于一个演出公司来说,最重要的三件事是:
第一是品牌,这是我最关心的,如何把iMe打造成一个优质服务、价值感强、值得经纪公司信赖的品牌?
第二是团队。众所周知,演出是轻资产行业。我们没有技术,没有生产线,但是我们有团队。过去几年,我们拓展到十几个海外分公司,我们用的是本地的团队。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其实花了很多精力去培养这些本地的团队。
第三是资源,每个演出公司都有自己比较强的资源,对于我们来说,刚才我提到的韩国项目是iMe比较强的一个板块。
这些是 iMe 的当前状态。
其实我个人觉得,现在中国的演出行业还是处于一个比较混乱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很多数据都显示,中国在这方面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我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2016年,BigBang在中国20多场演出,卖出了近45万张门票。而在日本这个人口不到2亿的国家,BigBang只开了8场演出,卖出了85万张门票。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对我来说,这个差距就是消费习惯的养成。其实在中国,Bigbang 2016年能办20多场就很满意了,2015年只在8个城市办过。这些数据明显说明这个市场在增长,原因就是人们的消费习惯在不断发展。以前如果连饭都吃不饱,花2000块钱买一张票的可能性不大。现在中国经济好了,大家都有饭可吃,就可以往文化消费、精神消费上走。所以在我看来,中国的演出市场是一个朝阳产业,而且现在还在快速发展。
如果我们看2016年中国中大型演唱会的数量,大概是800场左右,目前每年的增长速度大概是20%到30%,而且我觉得未来三年这个增长速度可能会更快。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
大家都知道,十几年前,演唱会只会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举办,四五六号城市很难办演唱会。但是近几年,除了北上广深,至少还有西安、武汉、杭州等十几二十个城市可以提。未来两三年,甚至五年,如果中国能有三五十个一线演唱会体系,体量会翻几倍。美国现在演出很繁荣,演出市场很好,但是能办演唱会的城市其实不多,不到十个。所以如果中国未来能有三五十个演唱会城市,那绝对会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演唱会主办国。
回到刚才的话题,现在中国的演出行业还很混乱,还在一个完善和规范的阶段。现在中国的演出市场、演唱会还处于金钱时代,一切都是为了钱。我今天出价10万美金,你出价15万美金,他出价20万美金,谁出价高?为什么很多外国艺人喜欢来中国演出?当然,除了在中国可以做更多的实验之外,另外一个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的演出费是最高的,在中国最容易赚钱。对我来说,现在的市场是不健康的。
其实办演唱会是一个非常辛苦的行业,我一直在强调这一点。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办一场演唱会可能需要1000万、1500万,甚至2000万的投入。作为投资方,一定要保证身边的所有单位不亏钱、没有风险,要先收钱再做事。从广告,到场地、保安,到任何工作人员、艺人,只要你能算上身边所有的单位,我们都要为每一家付出。所有的投入和压力都在我们身上。当然,这两年听说很多项目能赚50%、60%,甚至70%。正常情况下,如果演出能有平均20%到25%的回报,我就很开心了,感谢上帝。
所以这个行业并不是一个容易做的行业,但是唯一让我们有信心继续留在这个行业的事情是,在中国,这两三年资本开始流入演艺行业,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
首先,资本的涌入对于行业的标准化有着质的推动作用,iMe早已踏上标准化之路,因此对标准化流程非常熟悉,已经处于比较高的水平。同时,iMe呼吁并希望行业在资本的推动下,能够摒弃一些行业固有的不良习惯和偏见,共同发展。这才是一个大型集团公司对待市场、对待行业应有的态度和责任。
其次,正如我所说,演出行业是一个不够稳定的轻资产行业,但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资本来支撑,而且随着演出场次的增多,前期投入也会不断增长。这种情况是大多数轻资产行业难以承受的。资本的注入可以帮助更多的演出公司大规模、分批地承接演出,可以大大促进行业的整体发展。另外,大规模、分批的经营模式也有助于避免一些小规模的演出公司以夸张的价格获得单场或少量场次的演出承办权。这种扰乱市场、干扰固有价格体系的做法看似有利可图,实则在不断动摇行业根基。资本的助力,最终可以促进行业整体稳定性的增长。
未来三到五年,我希望在资本的帮助下,iMe能够最终在这个洗牌阶段,留住人才,成为中国为数不多的大型演出公司。我飞遍全球,到处跟不同国家的同事交流,他们都有同样的看法,我觉得中国也会这样:未来三年,肯定有5-10家演出公司运营着70%的演出项目,这些公司占据了中国演出市场的70%份额,剩下的300家公司会分享剩下的30%的市场份额。我们不敢说iMe一定会成为留下来的10家、8家公司中的一家,但放眼整个行业,你应该找不到第二家在整个亚太地区拥有11个分公司、11个团队的演出公司。所以,我们现在做的是一个差异化的事情,希望我们的差异化在未来的短期内能够体现出它的价值。
今天我想说的基本上就是这些,谢谢大家。